因為變暖加劇帶來的威脅,尼泊爾和中國同意在冰川湖洪水問題上合作
穆克什·波克雷爾
氣候之家新聞網站
2025年8月27日
在喜馬拉雅山冰川融化引發的又一場毀滅性洪水之后,邊境兩側的官員將分享可能挽救生命的信息。
2025 年 7 月,尼泊爾拉蘇瓦的拉蘇瓦加迪洪水摧毀了一座友誼橋、一條道路、一座水電站,并沖毀了車輛。(照片:安比爾·托朗/努爾圖片社通過路透社連接)
中國和尼泊爾地方當局已同意分享有關西藏地區冰川湖決堤洪水風險的跨境信息,這是第一步,并可能擴大到國家層面,共同努力減少死亡和破壞。
在中國高山冰川頂部形成的一個湖泊在尼泊爾邊境點上游 35 公里處決堤,湖水順著博特科什河流下,摧毀了兩岸的地區。大約一個月后,兩國地方當局做出了合作的決定。
據當地官員稱,尼泊爾有 11 人在 7 月 8 日的災難中死亡,18 人仍然失蹤,而中國有 11 人被沖走。山洪造成了價值約1億美元的道路和房屋等基礎設施損失,并擾亂了跨境貿易。
在最近一次災難發生之前,兩國之間共享氣候相關數據的問題主要局限于尼泊爾水文和氣象部門以及少數專家之間的討論。
一年前,尼泊爾兩個湖泊決堤后,《氣候之家新聞》采訪了該部門的負責人賈加迪什沃爾·卡馬查里亞,他警告說,中國政府未能提供有關其冰川湖狀況的信息正在危及鄰國尼泊爾的山區居民。
現在,7 月的洪水將此事提升到了更高的政治層面。尼泊爾聯邦政府已決定與中國合作,以確保隨著地球變暖,為未來發生的事件提供早期預警和準備。
氣候變化正在加速世界各地的冰川融化,并加劇冰川湖決堤洪水(稱為 GLOF)的威脅。
跨境危險
尼泊爾國家減災與管理局(NDRRMA)官員在訪問拉蘇瓦加迪后,指示所有相關機構對突發洪水的原因進行詳細研究,并與中國保持持續協調,以加強對未來全球震斑的警告和保護。
政界人士還正式要求在尼泊爾、中國和印度之間建立信息共享機制。
“在喜馬拉雅地區,許多冰川湖都處于危險狀態。如果它們破裂,影響甚至可能波及印度,”國會議員兼尼泊爾國會秘書長比什瓦·普拉卡什·夏爾馬在最新一場冰川湖決堤洪水發生的當天告訴眾議院。
“三國之間的合作是必要的。在地方層面啟動信息共享系統是件好事,但這還不夠,”他補充道。
8月1日,在西藏尼亞蘭縣,中國政府和警察同意向尼泊爾辛杜帕爾喬克區的同行提供有關冰川湖和洪水風險的信息。
據出席會議的地區警察局長拉梅什沃爾·卡爾基稱,尼泊爾官員對反復發生的冰川湖決堤洪水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向中國官員表示嚴重關切。
作為回應,中國地方當局同意與鄰近地區的尼泊爾同行分享信息。
“在西藏的尼亞蘭縣,冰川湖較多;他們的集水區在尼泊爾,如果這些冰川湖決堤,將影響尼泊爾,”卡爾基說。“所以我們要求......他們安裝了預警系統,并通過微信和電話向我們提供預警信息。”
2025年8月1日,尼泊爾和中國官員在西藏拉薩會晤,討論應對冰川湖決堤洪水的合作(照片:尼泊爾辛杜帕爾奇沃克區警察局長拉梅什沃爾·卡爾基)
喜馬拉雅山正在發生快速變化
2020 年一份由聯合國支持的報告確定了尼泊爾、中國西藏自治區和印度科什河流域、甘達基河和卡納里河流域的 47 個潛在危險冰川湖。其中,25 處在中國領土上,21 處在尼泊爾,1 處在印度邊境。
然而,最近在尼泊爾、中國和印度引發爆發洪水的冰川湖并未被列入名單,這表明風險正在迅速增加。僅在過去三個月里,尼泊爾就有三個冰川湖發生了冰川湖決堤洪水。
據研究人員稱,就 7 月的 冰川湖決堤洪水而言,蘇普拉冰川頂部由水融化形成的池塘從3 月開始生長,然后在 6 月開始迅速擴大。
它們匯聚成一個面積達 638,000 平方米的巨大湖泊,然后于 7 月 8 日沖入下面的山谷,在短短 24 小時內排掉了三分之一的湖泊面積。
喜馬拉雅冰川學家、加德滿都大學助理教授莫漢·巴哈杜爾·錢德 (Mohan Bahadur Chand) 表示,整個喜馬拉雅地區正在經歷氣候變化的影響。“需要進行適當的監測。如果我們能夠確保有效的監測,我們就可以挽救人類的生命,”他告訴氣候之家新聞。
辛杜帕爾喬克區議會議員馬達夫·薩普科塔(Madhav Sapkota)告訴《氣候之家新聞》,尼泊爾應該在8月底尼泊爾、中國和印度領導人在中國舉行的高級別會談中提出這個問題。
薩普科塔說,在博特科什地區建立預警系統的過程已向中國駐加德滿都大使館提出了。“我們正在尋求與中國的合作,”他說,“這個自動站將提供尼泊爾洪水的信息,但該計劃還處于初始階段。”
尼泊爾特里布萬大學(Tribhuvan University)工程地質學家兼副教授蘭詹·庫馬爾·達哈爾(Ranjan Kumar Dahal)表示,需要研究喜馬拉雅冰川湖的進入情況,同時安裝自動站(包括在中國領土上),這些站可以提供計算風險所需的數據并幫助及時發出預警。
“我們依賴衛星圖片——這還不夠,”他說。“風險在哪里?冰川有多大?什么是大壩?雪線怎么了?必須安裝設備,以便可以從現場聽到聲音。”
早期預警拯救生命
在尼泊爾,預警系統已被證明在洪水期間可以有效挽救生命。國際援助機構“實際行動”于2001年首次在東拉普蒂河上引入了預警系統。
“當時,沒有手機或先進技術來分享信息,”尼泊爾實際行動項目前負責人格亨德拉·古隆回憶道。“由于拉普蒂河每年都會發生洪水,我們為上游的人們提供了手持電話。下雨時,他們會打電話給下游社區,然后通過擴音器轉發警告。”
憑借先進的技術,水文和氣象部現在可以在降雨和洪水預報發生前三天提供降雨和洪水預報。“我們也需要有關跨境河流的類似信息,”古隆告訴氣候之家新聞。
拉蘇瓦地區首席官員阿瓊·波德爾表示,當 7 月份博特科什河泛濫時,早期預警幫助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限制了死亡人數。
他說:“在洪水通過邊境安全進入尼泊爾一側前一小時,我接到通知,立即發布通知并部署了一支安全部隊。“如果我們沒有收到信息,人員傷亡將達到約 200 人。”
他補充說,如果冰川湖附近有一個預警系統,很可能避免所有死亡。
7月初,聯合國綠色氣候基金批準了約3600萬美元的贈款,通過一個保護社區、基礎設施和生態系統的項目,幫助尼泊爾減少氣候變化驅動的全球氣候變化日益增長的威脅,并減少人員和經濟損失。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